氧浓度分析仪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氧浓度分析仪常见故障包括测量不准确、传感器故障、显示异常、通讯故障等,以下是一些具体故障及原因分析:
测量不准确
传感器老化:传感器是氧浓度分析仪的核心部件,长时间使用后,其性能会逐渐下降,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一般来说,电化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通常为 1 - 3 年,而氧化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但也可能因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度等恶劣环境中而缩短。
气体干扰:如果被测气体中含有其他杂质气体,如硫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可能会对传感器产生干扰,影响测量结果。例如,硫化物会使电化学传感器中毒,导致测量值偏低。
校准问题:未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或者校准方法不正确,都会使仪器的测量精度下降。校准气体的浓度不准确、校准过程中仪器未稳定等因素也会导致校准失败,进而影响测量结果。
传感器故障
传感器损坏:传感器可能因受到外力撞击、过热、过湿等原因而损坏。例如,在安装或拆卸传感器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传感器内部的电*或电解质受损,使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
电解质干涸:对于电化学传感器,其内部的电解质是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如果传感器长期使用或储存不当,电解质可能会干涸,导致传感器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探头堵塞:在一些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传感器的探头可能会被灰尘、油污等杂质堵塞,影响气体的扩散和渗透,从而使测量结果不准确。例如,在一些化工生产车间,空气中的粉尘较多,容易堵塞传感器探头。
显示异常
显示屏故障:显示屏可能会出现黑屏、白屏、花屏等故障,这可能是由于显示屏本身的质量问题、电路连接不良或者受到电磁干扰等原因引起的。例如,仪器附近有大型电机、变压器等设备,可能会产生强电磁场,干扰显示屏的正常工作。
数据错误或乱码:仪器的内部电路故障、软件程序错误或者传感器与仪器之间的通讯故障都可能导致显示的数据错误或出现乱码。例如,传感器的信号线接触不良,可能会使传输的数据丢失或错误,从而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异常数据。
通讯故障
通讯接口损坏:仪器的通讯接口可能因插拔不当、雷击、静电等原因而损坏,导致仪器无法与外部设备进行正常通讯。例如,在连接通讯线时,如果用力过猛,可能会损坏通讯接口的引脚。
通讯协议不匹配:如果氧浓度分析仪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之间的通讯协议设置不正确,也会导致通讯故障。不同厂家的仪器可能采用不同的通讯协议,在进行设备连接时,需要确保双方的通讯协议一致。
干扰问题:通讯线路受到电磁干扰、射频干扰等,可能会导致通讯信号传输不稳定或错误。例如,通讯线与强电线路并行铺设,可能会受到强电线路的电磁干扰,影响通讯质量。